“检察机关独具慧眼,选择翰林匾额博物馆为平台,充分挖掘匾额背后的廉政故事和寓意,让参观者通过廉政故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加强廉政警示教育。这种形式很新颖,内容也丰富,非常有教育意义,这次真是不虚此行。”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邀请20位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到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观匾论廉主题警示教育馆参观。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在观展过后,很有感触地说。这是该院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集书法篆刻艺术为一体,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思想,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为当下维护社会稳定、传播历史文化道德发挥了巨大的思想引领作用。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坐落在青浦区朱家角古镇,收藏过程历时28年,共有1700多方木制匾额,是我国首家专门收藏古代匾额的博物馆。
自2014年起,该院从职务犯罪预防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敏锐地发现了匾额中蕴含着独特的职务犯罪预防文化。“很多匾额背后都有一个廉政故事、或是一段廉洁佳话,这是一笔丰富的传统廉政文化资源。”该院预防部门的负责人介绍道。因此该院决定与上海翰林博物馆成立联合课题小组,共同开发、整理出古代匾额中的廉政教育资源。他们精心挑选廉政匾额,研究每一块廉政匾额故事的准确性和思想性,评估每个匾额背后廉政故事的可读性和所蕴藏的预防价值,求证每一个廉政故事细节。他们共研究考证历史文献200多份,结合对匾额文化的整理研究,最后确定了其中300多块具有廉吏及与廉洁文化相关的匾额作为警示教育宣传和参展重点内容,其中东汉时期的《四知堂》、北宋的《爱莲堂》等匾额最为有名、也最具有廉洁示范意义。
2015年6月,青浦区检察院“观匾论廉”主题警示教育馆在上海翰林匾额馆内挂牌成立,其通过在古镇旅游区内展示古代匾额,借古代廉吏之口讲述千百年来共有的廉洁文化,来唤起参观者的内省和自律意识,达到润物无声的警示教育目的,让传统文化资源等都在廉政教育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这也是预防职务犯罪形式的一次创新。截止目前,该馆已接待多批人大代表、党员干部等参观学习。
2017年4月,在观匾论廉主题警示教育馆的基础上,盛世娱乐
还组织出版了《观匾话-匾额与职务犯罪预防文化》一书,对匾额中的职务犯罪预防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成为利用传统文化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典型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