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扫一扫,便可直接与刑事执行检察官在线交流、在押人员亲属向检察机关提出羁押必要性申请,通过手机就能在线完成……日前,金山区检察院研发的执检通系统,创造出了这一“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检察工作新模式,实现指尖上的“刑事执行检察”。
一直以来,案源获取难、办案方式单一、普法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是长期制约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长远健康发展的瓶颈性“痛点”。该院针对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各项对外检察业务,尤其是工作中的“痛点”,自主研发了“执检通”系统平台。该平台嵌入“金山检察”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一栏,网友可通过关注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直接通过手机注册使用。据了解,“执检通”自今年6月9日上线运行至今,浏览量超过2700人次,运行成效初显。
在金山区看守所门口及接待大厅等处,检察院将系统平台二维码放置在明显处,办事群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平台在线办理事务。“执检通”平台集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检察官以案说法、法律法规查询、法律咨询、投诉控告等六大功能版块于一体,犯罪嫌疑人家属、律师等就案件相关情况可进行网上申请与查询,将刑事执行的职能网络化,通过网络将刑事执行的窗口社会化,不仅通过设定好的申请文书模板为当事人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免费法律援助提供便利、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引、案例宣传以及投诉控告、法律咨询的网络窗口,还可以在线直接与刑事执行检察官沟通交流。
自运行以来,“执检通”受理提交羁押必要性审查有效申请90个,其中申请建议变更强制措施45人,获采纳44人。不仅有效拓展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案源,还实现了专业法律文书平民化,犯罪嫌疑人家属通过该系统填写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文书、法律援助申请书,通过与检察机关“面对面”的形式,打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
除此之外,“执检通”有效防范了“司法黄牛”。该系统在法律法规查询版块中以图表方式向公众宣传刑事案件主要办理流程及办案期限,在检察官以案说法板块中刊载区院办理的“司法黄牛”诈骗等典型案例,并附检察官点评,剖析此类诈骗案件的惯用作案手法、法律后果等,提醒群众谨防上当受骗,一方面避免了“司法黄牛”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群众,损害司法权威,另一方面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普法宣传。
“执检通” 还有效打通了监所检察与“墙外”的信息壁垒,通过设置“投诉咨询”、“投诉控告”版块,社会公众可以就看守所履职情况进行线上咨询和投诉。大大增加了检察机关信息收集和反馈的渠道,运行以来收到的投诉信息均已反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