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的学业、工作、生活总会牵动着自己的神经,不过有句话叫“关心则乱”,有的人就是“吃准了”这个紧张情绪,对症下“套”。在嘉定,就有这样一位利用哥哥对自己弟弟的拳拳之心,以帮忙“捞人”为由,骗取钱财六十五万元。近日,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张某提起公诉。 2019年12月的一天,大项先生突然收到了自己弟弟小项的刑拘通知单,他瞬间慌了神,赶忙向自己的朋友们打电话求助。大项先生的朋友小李说认识一个“可能会有办法解决这件事”的人,让其加微信联系是否可以帮得上忙,大项先生便立刻加了小李推来的微信。 待对方通过了好友请求后,大项先生立刻将自己弟弟的情况告诉了对方。对方说自己姓张,并表示可以将小项的量刑控制在缓刑,也可以将拘留改为取保候审,但是需要50万去打点。大项先生在短暂的犹豫后便分三次向对方转账50万元。张某收到钱后立即表示“一切包在我身上”,大项先生瞬间感觉自己找对了人。 几天后,张某又以“事情到了检察院,比较难办”为由再次向大项先生索要35万元用于疏通关系。由于之前的50万已经借遍了亲朋好友,实在是拿不出这35万元,但是在听到对方作出“出了这笔钱,几天后就能看到弟弟”的承诺后,大项先生便与张某协商是否可以“降价”到10万,张某同意后,他又给张某汇去了10万元。 时间转眼到了2020年3月,大项先生没有见到弟弟,却再次收到了张某的转账要求,张某声称需要5万元去办理免于起诉的材料。大项先生不疑有他,便用手机银行向对方再次汇去了5万元。 一笔接着一笔的钱汇了过去,可依旧没有等到弟弟出来,面对大项先生一次次的追问,张某都巧言搪塞,直至大项先生收到了自己弟弟小项的开庭通知,纸再也保不住火了,大项先生恍然大悟自己被骗。随即向张某讨要钱款,张某在其不停催促下无奈退了10万元后就此“消失”,大项先生遂报警。同年8月,张某落网。 据张某到案后交代,她本身并没办法把大项先生的弟弟“捞”出来,只是找了个朋友问了下相关情况,朋友表示不可能帮这个忙,也帮不了这个忙。但是她仍向大项先生多次索要钱款,从而得以偿还自己的信用卡欠款及网贷。 嘉定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张某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经审查发现,张某于2019年6月11日因犯非法拘禁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两年。本案系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日前,嘉定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张某提起公诉,经人民法院判决,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检察官提醒,我国相关法律对取保候审、缓刑等有严格的规定,并有一套完整的法律程序,不可能违规办理。如果心存侥幸,企图用非法的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等待他的可能是更为严厉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