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助老服务,为老人送餐本该是老人身边的暖心人,然而却有志愿者鬼迷心窍,利用“工作之便”盗刷八旬老人银行卡,将“送餐”变成了“提款”。 自2020年1月起,吕某开始每天为年过80的余大爷送午餐。而在送餐之余,他也经常上门陪余大爷聊聊天,教他如何使用手机。在送餐、关心的过程中,吕某赢得了余大爷的信任,以日常用来付餐费的老年卡无法付款、帮忙查看银行卡余额为由,掌握了余大爷银行卡的存放位置以及密码。此后,吕某多次利用送餐之便,盗取余大爷的上海银行敬老卡、上海银行卡、光大银行卡、兴业银行卡,通过转账或取现方式,共窃得卡内人民币38,000余元。 3月17日,余大爷因长期没有收到银行短消息提醒,前往营业厅查询。银行员工告诉余大爷他手机上的短信提醒被屏蔽,余大爷赶紧查询余额,发现四张银行卡上的钱都变少了。面对余大爷的质疑和责问,吕某知道自己东窗事发,向其工作单位负责人坦诚“做了坏事”,并一同赶往银行。在向余大爷当面承认屏蔽短信、偷卡取款等事实之后,两人共同将余大爷送回家中。之后,单位负责人报警,吕某在现场等候民警到来,投案自首。 案发后,被告人吕某退赔被害人余大爷的损失并取得谅解。 最终,经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吕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1年6个月,罚金人民币4000元。 检察官提醒 守护最美“夕阳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关爱老人的“暖心”服务,上门送餐不应该成为不法分子接近老人、获取信任的“便利”途径。提供养老类服务的公司应该加强人员审核、做好日常教育,送餐员等志愿者更应该守牢底线、成为温暖老人的“守护者”。另一方面,作为晚辈也应多多关心自家的老人,在提供物质生活保障之余,更应给予时间、心灵上的陪伴,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