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处置纠纷是为了维持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免受不法侵害。但在一些纠纷中,不占理的当事人却往往因为警察的正当执法活动而转嫁怒火,把他们当做攻击和泄愤的目标,暴力相向,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触犯了刑法。近日,黄浦区检察院就对4起暴力抗管案件的被告人依法以妨害公务罪提起公诉。
现象:民警执法却反成“出气筒”
5月14日,交警小李接警赶赴现场,处理一起助动车刮擦停靠轿车引发的纠纷。在阻拦助动车司机鹏飞殴打他人的过程中,交警小李遭受了鹏飞的拳打脚踢,制服、肩章和反光背心也被拉坏。同时,这起事件造成大量群众围观,交通阻塞长达20分钟。
6月20日,于扬与朋友酒后发生争执,接警民警小张等多番劝告无效,于扬还对小张推搡、拉扯,用右手掐其颈部,致其受伤。当小张挣脱并使用电台呼叫增援时,于扬又强行拉扯,致其制服左肩章被拉坏、电台掉落在地。
7月1日,交警小赵和协管员将一辆违章行驶在机动车道上的自行车拦下,车主施兆被拦后非但不接受民警教育,还不断摆动自行车前轮撞击民警及协管员等人腿部意图逃脱,并将小赵的右手前臂咬伤。
7月8日,何冲、马军酒后乘坐出租车,因出言不逊和酒后无状遭到司机停车拒载,司乘间发生争执并扭打。接警赶到的民警小吉、小陈在依法询问过程中,也遭到两人的辱骂和拳打脚踢,事件同时造成大量群众围观,交通阻塞长达30分钟。
可见,妨害公务案件多发生在交巡警处置交通违章、派出所民警处置治安纠纷的过程中。违章者想要逃避处罚,纠纷当事人偏要一争高下,冲动之下,把民警当做“出气筒”,上演全武行。
起因:多是酒精惹的祸
除了自行车车主,其他三起案件当事人都是酒后闹事,把自己生生闹上了被告席。
被告人鹏飞向检察官坦白,事发前,他喝了一瓶五粮液高度白酒和两瓶啤酒,感觉头脑晕乎乎的。在和别人发生摩擦时,他就感觉是对方在找茬,火气特别大。因为酒喝得太多,拿砖头砸人,对民警拳打脚踢,都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被告人于扬也表示,当天傍晚大约喝了6、7两白酒,一起的其他朋友也喝多了,所以双方为点琐事就争执起来。酒后的于扬知道自己围哄接警民警,并对其中一人的头面部有过激行为,但更多细节记不清楚。何冲和马军也是因为单位聚餐喝得太多,导致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
结果:触犯刑法追悔莫及
黄浦区检察院检察官认为,上述5人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的规定,依法应当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面对这样的结果,几名被告人无不追悔莫及。
交通违章的施兆说,警察示意违章时自己因为急着办事又想逃避处罚,所以不加理会。遭到阻拦后头脑一时发热,咬伤民警,没想到居然触犯了刑法,实在太后悔了。
检察官提醒:小纠纷请冷静 正确对待民警执法
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爆粗口、打架,甚至把火烧到执法民警身上,暴力抗管导致身陷囹圄,值得吗?答案一目了然。
对此,承办检察官说,在暴力抗管案件中除了醉酒的因素,也有对民警执法存在偏见甚至敌对的思想在作祟。在这4起案件中,围观群众证实了民警是在依法执行公务,执法不存在任何问题。
此外,市民也应该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民警的管理、纠章和处罚,毕竟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和治安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维护。如对民警执法工作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当的渠道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或申诉,切忌暴力的方式抗拒执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