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的地铁站口,近十名大学生将一名男子团团围住并双手反扣摁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该男子名为肖杨,自称是电信公司业务员,以办业务冲业绩为名,实施诈骗。而这些大学生则是被害人,他们经过事先策划,将肖杨“骗”到地铁口,趁其不备一举擒获。日前,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犯罪嫌疑人肖杨提起公诉。
兼职办卡 上当受骗
2010年12月一天,外地来沪读书的小月在某兼职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电信推出了“39元畅聊卡”,需要兼职人员“冲场”,也就是办理业务冲业绩。
小月用QQ加了发布信息的肖杨,得知办理这种卡必须上海户籍。肖让小月找一些本地同学去电信营业厅办卡,找来一个人办5张卡,小月可得80元劳务费,而办卡人也能拿到120元,并承诺畅聊卡是“本月办理,次月生效,到月底就全部注销,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听了肖杨的介绍,小月感到这个兼职好赚钱又没风险,便与肖杨约定带同学在闵行某地见面办卡。
见面后,肖杨让小月带来的五名同学用自己的身份证到电信营业厅各办5张“39元畅聊卡”,并嘱咐他们账单地址可以随便写,无关紧要。随后五人将办好的卡和协议书交给肖杨,一个月后由肖去注销,肖也如约支付了费用。
月底时,小月提醒办卡的同学查询一下,看肖杨是否把卡注销了。查询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所有卡号都欠费1000至5000元不等。
经过询问,小月同学发现,原来肖杨所称的“不会产生任何费用”的畅聊卡是有价的,这种卡使用后所产生的费用是由办卡人承担,电信公司会将账单寄到办卡人提供的地址,而使用人是不用承担任何费用的。
此时,他们才恍然意识自己被骗了,而为防止更大的损失,几个同学只得将钱先垫上,把卡注销。
心有不甘 智擒骗子
被骗的小月心有不甘,她不愿放任骗子逍遥法外,继续诈骗他人,于是,她想到一个可以把骗子肖杨绳之以法的方式。
12月底,小月用另一个QQ身份加肖杨为好友,并称自己想做电话卡“冲场”的兼职。此时,肖杨还在继续用相同的方式实施诈骗,他以为又有一条“鱼儿”上钩了。于是,各怀心思的两人很快约好在中山公园地铁口碰面“办业务”。
约定当日,小月和被骗的几个同学一同守候在中山公园地铁口,当看见肖杨出现后便一拥而上,将其一举擒获,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成功抓住肖杨后,小月等人立即报警,民警赶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后,肖杨供述了自己实施诈骗的经过。
骗人办卡 倒卖获利
今年25岁肖杨2010年10月来沪打工,从朋友那儿得知了这种来钱快的诈骗手段,便打算大干一场。
肖杨先在某求职网站上发布兼职信息,吸引在校大学生应聘,再通过这些“兼职”的大学生找同学办电话卡。肖杨拿到电话卡后并不会去销卡,而是将卡以每张150元的价格转卖给了同伙孙明,而他则从中赚取差价。
肖杨、孙明两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其中肖杨诈骗5.5万余元,孙明诈骗13.9万余元。目前,闵行区检察院依法对两名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肖杨、孙明提起公诉。
这种骗术就是利用受害人对电信业务不熟悉,同时利用受害人对推销业务同学的信任实施诈骗。而由于受害人办卡时胡乱填写了地址,无法收到电信账单,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识破骗局,最终损失惨重。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在校学生,在寻找兼职时,对求职网站上的招聘信息要多个心眼,多询问、多求证,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小月等人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将犯罪嫌疑人肖杨抓获,但这种做法并不提倡。检察官建议,在发现不慎被骗时,应及时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